欢迎来到潍坊供热网!

即时要闻

当前位置:主页 > 时政新闻 > 即时要闻 > 2023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之3/嘉峪关文旅热 丝路重镇魅力不减 >

2023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之3/嘉峪关文旅热 丝路重镇魅力不减

时间:2023-06-22 14:47:15|栏目:即时要闻|点击:

  图:17日,“2023范长江行动甘肃行”的陇港学子到访嘉峪关,登上嘉峪关城楼,饱览边塞风光。大公报实习记者黄倩怡摄

  “在嘉峪关,你突然会觉得古人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诗词歌赋我甚至能与他们‘对话’……”17日,“2023范长江行动甘肃行”近30名香港和甘肃学子到访嘉峪关,一览“天下第一雄关”的辉煌与繁荣。在气势雄伟的关城城楼前,有香港学子特意身着汉服,在茫茫戈壁上沉浸式体验雄关巍峨。暑期将至,嘉峪关关城景区旅游热度不断攀升,景区内游人如织,争相一睹这座丝路重镇的风采。大公报实习记者 文嘉君、郭栩雯、张宸萁、李慧玲、林浩星嘉峪关报道

  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明长城的西端起点,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甕城奇特设计 古人智慧结晶

  除了坚固雄伟,城内的建筑亦处处体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关城内的甕城、城门与内城城门形成了一个90度的直角,当敌人进入甕城时,因为角度问题而看不到内城城门,等看到时已来不及再退避。这时守城将士就会在城墙上方射箭、投掷石头,起到“甕中之鳖”的作用,甕城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历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嘉峪关已从一座“连陲锁阴”的关隘,变成了享誉全国的著名景区。“在嘉峪关,你会突然觉得古人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诗词歌赋甚至能与他们‘对话’……”轻抚嘉峪关城墙的古老城砖,香港中文大学学生陈诗琦坦言,希望香港的同学有机会可以亲身来现场感受一下。有很多从书本上看不到的细节,值得人们重新认识、感受。

  站在城墙向下看,关城甕城内正进行着嘉峪关表演团精彩的表演。“每天的表演会有八九场,内容包括全武术表演和仿古表演,重现历史的情景,很受欢迎。”演艺人员小张自豪地说道。据统计,“五一”假期,嘉峪关市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7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9.85%和86.61%,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度身定做“关照” 体验古代通关

  人们提起“天下第一雄关”的时候,往往会联想到驼队和丝绸之路。今年“五一”假期,一幅骆驼排队等红灯的照片,让西北沙漠游蜚声海内外。每逢夕阳西下,行走在落日余晖中长长的驼队,不仅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如今每逢公众假期,很多人都会全家自驾来嘉峪关旅游,顺便体验骑着骆驼穿越嘉峪关关城的飒爽。”嘉峪关旅游从业者王叶表示。

  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的关城出口,有一位留着络腮鬍、身穿盔甲、为游客签发“关照”的网红“关长”,吸引了不少学子的目光。据讲解员介绍,“关”指边塞的关口,“照”指出关的身份凭证,古时人们若要通过嘉峪关前往西域,均需申请“关照”作为出入关塞的公文,如同现在出入境需要出示护照或证件予海关检查一样。

  在了解到“关照”的有趣渊源后,香港理工大学学生温伟贤迫不及待来到“关长”面前,想要体验一把古人的“出国”日常。“拿起度身定做的‘关照’那一刻,内心相当兴奋,就好像穿越回古代,化身成即将远赴西域寻幽探秘的探险家一般!”温伟贤直言。

重要申明: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

COPYRIGHT © 2009-2019,WWW.WFHEATING.COM,ALL RIGHTS RESERVED版权所有 © LAMBERT

sitemap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