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甘肃行之3/嘉峪关文旅热 丝路重镇魅力不减

图:17日,“2023范长江行动甘肃行”的陇港学子到访嘉峪关,登上嘉峪关城楼,饱览边塞风光。大公报实习记者黄倩怡摄
“在嘉峪关,你突然会觉得古人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诗词歌赋我甚至能与他们‘对话’……”17日,“2023范长江行动甘肃行”近30名香港和甘肃学子到访嘉峪关,一览“天下第一雄关”的辉煌与繁荣。在气势雄伟的关城城楼前,有香港学子特意身着汉服,在茫茫戈壁上沉浸式体验雄关巍峨。暑期将至,嘉峪关关城景区旅游热度不断攀升,景区内游人如织,争相一睹这座丝路重镇的风采。大公报实习记者 文嘉君、郭栩雯、张宸萁、李慧玲、林浩星嘉峪关报道
嘉峪关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是明长城的西端起点,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以巍峨壮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甕城奇特设计 古人智慧结晶
除了坚固雄伟,城内的建筑亦处处体现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关城内的甕城、城门与内城城门形成了一个90度的直角,当敌人进入甕城时,因为角度问题而看不到内城城门,等看到时已来不及再退避。这时守城将士就会在城墙上方射箭、投掷石头,起到“甕中之鳖”的作用,甕城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历经600多年的风风雨雨,如今的嘉峪关已从一座“连陲锁阴”的关隘,变成了享誉全国的著名景区。“在嘉峪关,你会突然觉得古人离我们并不遥远,通过诗词歌赋甚至能与他们‘对话’……”轻抚嘉峪关城墙的古老城砖,香港中文大学学生陈诗琦坦言,希望香港的同学有机会可以亲身来现场感受一下。有很多从书本上看不到的细节,值得人们重新认识、感受。
站在城墙向下看,关城甕城内正进行着嘉峪关表演团精彩的表演。“每天的表演会有八九场,内容包括全武术表演和仿古表演,重现历史的情景,很受欢迎。”演艺人员小张自豪地说道。据统计,“五一”假期,嘉峪关市共接待游客3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77亿元,按可比口径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29.85%和86.61%,文化和旅游行业复苏势头强劲。
度身定做“关照” 体验古代通关
人们提起“天下第一雄关”的时候,往往会联想到驼队和丝绸之路。今年“五一”假期,一幅骆驼排队等红灯的照片,让西北沙漠游蜚声海内外。每逢夕阳西下,行走在落日余晖中长长的驼队,不仅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更成为备受游客青睐的沉浸式体验项目。“如今每逢公众假期,很多人都会全家自驾来嘉峪关旅游,顺便体验骑着骆驼穿越嘉峪关关城的飒爽。”嘉峪关旅游从业者王叶表示。
在“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的关城出口,有一位留着络腮鬍、身穿盔甲、为游客签发“关照”的网红“关长”,吸引了不少学子的目光。据讲解员介绍,“关”指边塞的关口,“照”指出关的身份凭证,古时人们若要通过嘉峪关前往西域,均需申请“关照”作为出入关塞的公文,如同现在出入境需要出示护照或证件予海关检查一样。
在了解到“关照”的有趣渊源后,香港理工大学学生温伟贤迫不及待来到“关长”面前,想要体验一把古人的“出国”日常。“拿起度身定做的‘关照’那一刻,内心相当兴奋,就好像穿越回古代,化身成即将远赴西域寻幽探秘的探险家一般!”温伟贤直言。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20湾区动力/南岭国家公园 筑湾区生态屏障
- 05-08我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 06-16颗粒归仓/粮仓驻田间 全链条减损
- 06-01南部战区促美约束海空一线兵力行动
- 06-12抓住机遇/白云商圈数字化 港企升级加速度
- 06-02罗湖“跨境远程问诊”开业 提供港医港药
- 05-29特 稿/女强人为儿隐退 弹性就业解忧
- 06-04云上服务/在线跨境办税 助力侨胞投资
- 04-28曹操墓三大看点
- 06-02朱海斌:今年全年中国GDP增速料达5.9%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6-26高质发展/深港科创对接 拓新型储能产业
- 06-26分工合作/粤强芯+港测试 迈向国际一流
- 06-26港各界热议“湾区通”
- 06-26共商共建/粤港澳共研25领域110项“湾区标准”
- 06-26外国在港机构代表走进郑州 点赞中国制造
- 06-26湾区动力/建港珠澳桥经贸线 进出口增600亿元
- 06-26新通道 新配套
- 06-26数看港珠澳大桥贸易物流拉动作用
- 06-26海产贸易/大湾区海产中心 冷链仓储加工基地明年投运
- 06-26跨境接驳/“经珠港飞”试运行 “空─陆─空”大桥接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