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交流/民族融合 造就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图:学子们仔细聆听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人员的解说。大公报记者乔辉摄
在内蒙古的土地上,蒙港学子们深有感触,正因为各民族文化相互借鉴、互动融通,语言相互学习、彼此影响,习俗彼此接纳、相互尊重,才造就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一路上,学子们欣赏了美丽的风景,感受了人们的热情,在范长江行动内蒙古行的最后一天,学子们来到内蒙古博物院,深入了解内蒙古的文化历史。
正值暑期旅游高峰,“博物馆热”持续升温。内蒙古博物院观众量不断上涨,日均接待观众量达到1.7万人。“来到呼和浩特,要是不来内蒙古博物院,那是一种遗憾。”内蒙古博物院讲解员布和朝鲁介绍道,内蒙古博物院现有藏品逾15万件套,涵盖旧石器时代至明清各个朝代的历史文物、近现代革命文物、民族民俗文物、古生物化石及现代生物标本。
展览以一幅出现在契丹人墓葬里的《杨贵妃教鹦鹉图》作为开始,布和朝鲁讲解说:“契丹人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保留了自己的民族特色,比如用色比较鲜艳一些。”
内蒙古博物院推线上展厅
内蒙古文物资源丰富,历史文化积澱丰厚,文物遗产体系庞大。据了解,目前内蒙古地区已经查明的不可移动的古代遗存达2.1万处之多,这些遗存或为地下、或为地上,涵盖遗址、墓葬、长城、建筑、岩画、碑刻、近现代重要史迹等各个方面。早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内蒙古地区就已经有了人类活动。
在新媒体盛行的时代,博物院于线上线下同时发力。“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内蒙古的文化历史,内蒙古博物院定期会在微信公众号发布‘金牌讲解员说文物’的短视频。”内蒙古博物院工作人员蒋丽楠介绍,目前已发布了十三期文物讲解视频。
每逢节假日,博物院还会利用新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推出线上直播、宣传短视频、H5参与互动等线上活动。官方网站线上展厅正在改版升级,据透露,在今年8月底将正式上线。
大公报实习记者李乐儿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8-05湾区动力/粤“制造业外资17条” 鼓励攻芯研AI
- 07-14人民至上、为民造福 亿万人民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
- 05-30祝贺!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07-22旅游观光巴士 5条线深度游
- 07-17花 絮/篝火晚会 照亮喜悦
- 06-16长征“一箭41星”升空创纪录
- 07-02习近平谈中共理论创新
- 07-09打卡中国/新疆最美公路 一天看遍四季景
- 05-23锺南山:覆盖XBB变异株疫苗很快面世
- 04-27网民热议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8-07加强巡查值守 落实防汛措施
- 08-07王毅:欢迎欧盟外交代表今秋访华
- 08-07港青走进河南安阳 感受甲骨文魅力
- 08-07合作交流/安阳香港一家亲 倡建教师研学基地
- 08-07山东德州5.5级地震 房屋受损24人伤
- 08-07电磁.激光.导弹 组合拳反无人机
- 08-07干扰信号 束手就擒
- 08-07国产防空天盾
- 08-07反无人机主要技术路线
- 08-07“彩虹”巡飞弹 航程千里空中截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