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范长江行动 香港传媒学子江苏行之8/学生制作宜兴紫砂壶 触碰茶艺奥秘

左图:同学们拿着自己的紫砂作品合影留念。大公报实习记者邱子斌摄;右图:江苏行学子们跟着讲解员,游览有过百年历史的无锡梅园。大公报实习记者邱子斌摄
“人间珠宝何足取,宜兴紫砂最要得。”江苏宜兴,素以“陶都”美誉驰名中外,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中期,宜兴的先民已开始从事陶器制作。“范长江行动香港传媒学子江苏行”早前到访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一同感受这“陶都之光”的魅力,了解历经数百年传承与发展的小小紫砂壶,如何在国际上种下中国的种子、赢得属于中国的喝彩。“原料是根本,工艺是关键,人文是灵魂”,学子们还走进宜兴市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亲身体验制作紫砂壶。大公报实习记者 周元彬、刘畅、张璐语、张嘉懿宜兴报道
中国宜兴陶瓷博物馆是内地最早成立的专业性陶瓷博物馆,其前身是江苏省宜兴陶瓷公司陈列室和宜兴陶瓷陈列馆,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历史。整个博物馆建筑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展馆3000多平方米,是目前内地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陶瓷博物馆之一。
紫砂不只紫色 混配多彩多样
江苏行学子们跟着博物馆讲解员,穿过古代陶瓷、紫砂历史、名人名作、现代陶艺、宜兴窰系和陶瓷文化研究等展示厅,了解宜兴紫砂文化的发展脉络。从传统的壶、杯、碗等生活器皿,到现代艺术家的创意作品,每一件作品都蕴含着艺术家的心血和智慧,让学子们叹为观止。
置身这个陶艺殿堂,有学子雀跃地说,“以前以为紫砂壶只有一种颜色,原来用于制作紫砂陶的泥料‘紫砂泥’只是一个统称,其原泥包括有紫泥、绿泥、红泥三种,互相配比掺和使用,还可以得到深栗色、海棠红、青灰、墨绿、黛黑等不同颜色。”
“原料是根本,工艺是关键,人文是灵魂”,紫砂壶经数百年传承与发展,如今已不仅仅是单纯的冲茶器皿,更是承载了中国传统文化、驰名中外的艺术品,屡获国际奖项。参观尾声,学子们围着宜兴陶瓷博物馆馆长周小东发问,他表示:“我觉得它最好的地方就是在国际上种下我们中国的种子,讲述我们中国的故事,赢得属于我们中国的喝彩。”所谓传承,除了技艺的手口相传,更要传承这份满腔热血和坚定的文化自信。
亲身耐心摸索 造出专属茶壶
耳边响起拍打紫砂泥料的声音……江苏行学子来到宜兴市丁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陶艺体验中心,看过老师的示范后,纷纷坐到桌前,尝试跟着老师的节奏,将紫砂泥放在桌上,用木质的搭子,把紫砂泥拍打成薄薄的泥条。接着用矩车划出长短适合作壶体身筒的泥片,划出圆形的口盖和壶底泥片,将身筒卷成圆柱形,再用拍子慢慢拍打,让壶肚胀大,壶身初步成型。“一个壶的诞生的过程,也都是经历过漫长的摸索,是需要静心和耐心的。”这群年轻小伙子发挥创意,尝试造出“专属”于他们的紫砂壶。
“这是一次非常棒的体验。这趟宜兴紫砂之旅,让我真正触摸到传承千年的文化温度。”学子们纷纷说道。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6-26花絮/高铁外卖点餐 高科技美食行
- 06-12三大法宝 分毫不差
- 05-25两高发布司法解释:从严惩处强奸、猥亵等性侵害未成年人犯罪
- 08-14江苏大丰龙卷风灾害已致2死15伤
- 06-16国家发改委:将抓紧制定出台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政策
- 06-28特 写/“赛龙舟”昭示“众人划桨开大船”
- 07-07民警干扰查酒驾?河南郏县警方通报:免职记大过
- 06-20明确彼此关切 铺路重回正轨
- 08-01北京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房山和门头沟降雨量远超“7.21”
- 08-07港青走进河南安阳 感受甲骨文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