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潜力十足

图:行人在香港首个戏曲文化表演艺术场地—戏曲中心外观看拍摄。新华社
2023北京文化论坛9月14日在京开幕,知名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和行业领军人物,以及国际政要和文化领域国际机构负责人等中外嘉宾齐聚北京。参加开幕式的知名剧作家何冀平以话剧《天下第一楼》成名,并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担任香港话剧团驻团编剧。她接受大公报采访表示,北京和香港两地的文化滋养了她的创作。她指出,按照国家规划,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香港打造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这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文化建设布局。香港具有为数众多的中外兼修人才,潜力十足,相信能够承担沟通内地与世界文化艺术交流桥梁的作用。此外,现在港片正在复苏,与内地合拍片能够发挥两地各自长处,助力港片港剧重新奋起。大公报记者 张帅
2023北京文化论坛以“传承.创新.互鉴”为永久主题,以“传承优秀文化 促进交流合作”为年度主题,通过1个主论坛和5个分论坛,打造文化建设成果的展示平台、文化建设经验的交流平台、文化创新发展的合作平台、文明交流互鉴的传播平台。
何冀平是当前中国话剧界最重要的剧作家之一,她的成名之作《天下第一楼》是大名鼎鼎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三部“看家戏”之一。她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移居香港,在香港话剧团担任过多年驻团编剧。
设置专门机构 统筹文化人才
“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香港发展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文化”成为香港发展的关键词之一。“国家把香港定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我觉得这是具有深远眼光的决定。”何冀平指出,文化共融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主要途径。香港有很多文化艺术人才,他们很多是从国外学成归来,同时又有中国文化的根基,兼修中外文化。
在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何冀平表示,香港有人才,但缺统筹,“我一直建议特区政府成立一个机构来统筹戏剧和影视发展。”此外,香港还承担沟通内地与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桥梁的作用:“有国际艺术策划集团把香港的舞蹈介绍出去,香港中乐团、香港管弦乐团也会把香港的曲目带到世界巡演。”
合拍片融会两地长处
何冀平认为,“可以看得出,中央很了解香港,才会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如此重要的地位赋予香港。”她在接受内地媒体采访时也提及,这些年内地影视界进步很快,反而是香港电影界在20世纪90年代兴旺后进入衰落,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规划,还有明星“老化”等原因。现在港片正在复苏,香港的影视专业人才有专业精神,作品生成很快,内地和香港合拍片能够发挥两地各自长处,助力港片港剧重新奋起。
今年初,由香港话剧团重排的粤语版《天下第一楼》一票难求。何冀平称,粤语版《天下第一楼》将京味“粤化”,打破了语言隔阂,既保留北京风味,又有粤地味道,是一次很好的互动尝试,又恰好体现了香港作为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的定位,有力地展示了香港文化实力,明年将会在北京上演。“香港有很多很好的剧目,未来都可以引进到内地。如果《天下第一楼》做得好,会为两地未来的交流提供很好方向和借鉴。”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6-28中越要共同反对“脱鈎断链”
- 09-06优势互补/议员:港园区须完善人才配套
- 07-07专家分析/“心理代偿”还是“兴趣消费”?
- 06-22南海龙船四大赛观赛攻略
- 07-07一男子入户盗窃被发现后行凶致2死 浙江嘉兴警方通报
- 06-28习近平:我们自立自强 绝非闭关锁国
- 08-30文化传承/延续泰州文化根脉
- 07-05牵手门男子仍是高管?公司澄清
- 06-08与女子牵手逛街被拍 国企总经理被免职并接受核查
- 07-22港青热话Q&A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9-18业界心声/激活演唱会经济 吸引粉丝游港
- 09-18云南普洱景迈山古茶林申遗成功
- 09-18王毅晤沙利文:促美落实不支持“台独”承诺
- 09-18澳门学子甘肃研学 感受陇原文化
- 09-18易炼红:推动浙港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 09-18自主创新/吉利“出行星座” 服务杭州亚运
- 09-18魅力非凡/访中医药文化区 跟随AI学八段锦
- 09-18绿色智能/访亚运“媒体之家” 体验“云采访”
- 09-18低碳经济/浙企研发智慧能源 赴大湾区觅商机
- 09-18红旗9B披白裳 驻雪域建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