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此重要新闻只《大公报》赶上”

图:最后消息/“据交通方面得到报告,昨夜十一时许,有某国兵在沈阳演习夜战,城内炮声突起,居民颇不安。铁路之老叉道口,亦有某国兵甚多,因此夜半应行通过该处之平吉火车,当时为慎重起见,亦未能开行。”刊于1931年9月19日《大公报》第三版
“炎夏刚过,日本军阀忽制造‘九一八’事变,开始对我大规模军事侵略。”曾任大公报桂林和上海版总编辑的老报人徐铸成,1931年时正在天津担任大公报编辑记者,他在回忆录里记载下,“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次晨,只有大公报在当日要闻版一角,以引起同胞注意的加框之“最后消息”,最先独家报道“九一八”事变。短短数十字,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恃强凌弱的侵略暴行。
徐铸成在回忆录中记载,1931年9月19日,大公报即报道了日军在北大营、柳条沟一带开始向我军寻衅,迄至午夜1时,枪炮声尚在蔓延。“当天我到报馆时,编要闻之许萱伯详谈经过,说昨晚要闻版已截稿,守候北宁路(即今京渖路)局之汪松年忽来电话,谓路局局长高纪毅甫与沈阳局通话,告以上述紧急情况,话未完即被人掐断。”徐铸成回忆,大公报要闻版编辑许萱伯将此消息编为《最后消息》,嵌入版内,他并遍翻平、津、沪及各地报纸,“此重要新闻只《大公报》赶上”。由此,大公报记者汪松年凭借自己的敬业、用心,成为报道“九一八”事变的第一人。大公报记者张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7-26记者观察/国产化提速 催生转型新动能
- 06-18特 稿/台胞盛装参会 盼两岸少数民族多交流
- 08-29中美成立商务工作组 促进贸易投资
- 05-18专家:侮辱诽谤军人名誉将依法入罪
- 05-11成都铁路公安通报高铁掌掴事件
- 09-14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被查
- 07-07新式茶饮/走进蜜雪冰城 探火爆秘诀
- 06-29旅游优惠/“十万港人游清新”首发团启动
- 05-08建月球基地的玻璃有了?中国科学家月壤最新发现
- 06-06专家建言/身材不必被尺码约束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9-20保驾护航/法律咨询 企业出海添信心
- 09-20习近平:中美应该也必须实现合作共赢
- 09-20天安门国庆大花篮 呈现“五谷丰登”
- 09-20中国式现代化五大特征主题花坛效果图
- 09-20韩正会见美卿:中美完全可以共同繁荣
- 09-20中俄战略安全磋商 加强协调增进互信
- 09-20百姓论坛/刷掌支付虽好 隐私洩露需防
- 09-20刷掌支付原理
- 09-20刷掌支付流程
- 09-20专家观点/图便利更要安全 管理立法需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