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雕”翱翔 空投鱼雷猎潜

海雕8反潜机
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近日在南海开展实战化鱼雷对潜攻击训练,出动多架次空潜-200“海雕-8”反潜巡逻机,通过雷达波、可见光、红外线、声波、磁信号等手段,对海上、水下进行360度全向搜索,最终空投鱼雷,成功命中水下目标。相较于潜艇水下发射鱼雷,利用长时间翱翔高空的固定翼反潜巡逻机空投鱼雷,可以发挥反潜巡逻机大范围高速机动的优势,全链条完成监视探测、跟踪锁定、打击摧毁敌方潜艇的任务,增强搜潜攻潜效率。
长时间翱翔于高空的固定翼反潜巡逻机,与护卫舰、潜艇等水面、水下平台相比,具有高度、速度优势。空潜-200原本以运-8运输机为平台,以运-9为平台的最新改进型今年首次曝光,拥有更强大探测范围和更高灵敏度。按照战机命名规则,反潜机以“海雕”为代号。
百枚声呐浮标 布水下猎潜网
南海舰队此次训练出动的係“海雕-8”,配备360度全向对海搜索雷达、光电转塔、声呐浮标、磁探仪等搜潜系统,并携载鱼雷、自导深弹、水雷,察打一体。四大搜潜设备分工配合,各有优势。分别通过雷达波、可见光、红外线、声波、磁信号等手段,在远、中、近不同距离进行搜索。
雷达搜索范围最大最远,加上集成了红外热像仪、激光测距机、可见光摄像头一体化的光电转塔辅助,可搜索上百公里远的目标,但只能探测浮上水面的潜艇或潜望镜。声呐浮标舱最多可投放100枚声呐浮标,组成声呐网矩阵对水下潜艇声波信号实施探测,进一步缩小搜潜范围,进行追踪、识别。
此次南部战区航空兵训练中,空潜-200首先在任务海域开展大面积搜索。反潜机声呐战位捕捉到疑似目标踪迹后,空潜-200下降至探潜高度,利用尾部的大型磁探仪进一步近距精细搜索。磁探仪的探测距离最小,因而需要下降飞行高度。但其不受气象水文条件限制,精度高、反应快、持续性强,可捕捉极其微弱的磁异常信号。在完成精确定位后,战机旋即空投鱼雷。
空投型鱼雷与潜艇通过鱼雷管发射的鱼雷相比,增加了吊带、降落伞、脱离系统等构件。鱼雷在离开战机后再打开降落伞减速,入水后雷伞解脱分离。鱼雷入水时要克服相撞冲击,因此必须设计好较低的入水速度与适当的入水攻角,并在其后的空泡状态运动中调整稳定,再转入水下正常航行弹道阶段。鱼雷可根据潜艇发出的声音、振动、磁场等信号,自动搜索和追踪,而后对目标潜艇完成攻击。
去年11月,美军公布了一款新型滑翔鱼雷。可由P-8A反潜机在1万米高空空投。这种鱼雷舍弃了减速伞,附加滑翔套件可弹开一对弹翼,搭载GPS制导和数据链接收模块,引导鱼雷滑翔飞向目标区域,随后鱼雷抛离滑翔套件入水。这种高空远程投放鱼雷的方式,提高了反潜机的攻击范围,并防范潜艇防空导弹的袭击。
搭配多型机舰 共享情报增效
除了空投鱼雷,空潜-200还多次训练空投航空自导深水炸弹。自导深弹外形类似小型鱼雷,同样采取伞降入水,控制舵机调整修正后导向敌方潜艇。区别是没有自航动力系统,因而打击范围相对较小。自导深弹作为一种炸弹,可以不开伞而直接下落攻击浮在水面的潜艇或其他水面舰艇以及陆地目标。
随着解放军特战战机谱系的日益完备,空潜-200常与同样采取运-8/运-9平台的空警-500预警机,共同出动,并与驱逐舰、护卫舰等形成情报信息共享传输网络,增强搜潜攻潜效率。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25特 稿/8000元实现数字化 小厂年收4千万
- 10-25专家解读/打造服务优势 制造业升级新途径
- 10-25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
- 10-25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免去李尚福国务委员及防长职务
- 10-25福建莆田漫步 细品千年古韵
- 10-25中华文化/逾400项非遗 塑造鲜明地域文化
- 10-25莆田漫步路线
- 10-25加强保护/设名城保护资金 投入已逾5.5亿
- 10-25莆田打卡必吃美食推荐
- 10-25神舟十七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将于10月25日上午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