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我对香港的前景看好!”

图:2011年8月16日,李克强探访香港公屋,并看望家住九龙观塘平田邨的杨修举一家。新华社
“潜力、活力、生命力,这三个方面的感受使我对香港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2011年8月,正当香港遭遇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之时,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港考察,带来“挺港36条”的“大礼包”。短短52小时的“挺港之旅”,他走访了居民社区、养老中心、金融机构、大学校园等,倾听社会各界心声,向香港同胞送上深情问候,传递中央政府对香港发展的殷切关心与全力支持。
在港出席活动时,李克强强调,进一步发挥香港长期以来形成的独特优势,发挥香港在内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香港的需要,也是国家的需要。
在香港大学百年校庆典礼上,他以中英文双语进行演讲,勉励港青立足香港,志存高远,勤奋学习,不辱使命,“我相信,香港青年必定是有志、有为、有担当的,是大有希望的。”
在港期间,他的谦和与热诚让港人倍感亲切。媒体评论认为,李克强此行推开了“校门、家门、心门、世界之门和未来之门”,亲民形象及务实作风深入人心,而他带来的“惠港大礼包”,为香港经济注入强心剂,展现了中央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维护香港繁荣稳定的最大决心和深切诚意。
在其主持国务院工作期间,“沪港通”、“深港通”、“债券通”、“跨境理财通”等新政相继启动,有力推动了香港与内地在金融领域的互联互通。2017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发展规划”。2019年2月,《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正式发布,重新对香港的角色进行赋能和定位。另外,在其主持编制的“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中,均闢出港澳专章,为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实现跨越式发展描绘宏伟蓝图。
连续十年的总理记者会上,李克强每次都会专门回答港人关切的话题,还经常会为涉港问题“返场”或“开小灶”。在外界曾对香港前途质疑之时,他面对中外记者掷地有声又饱含深情地表示,“只要有利于香港长期繁荣稳定,有利于增进香港民众福祉,中央政府都会全力支持。我对香港的前景看好!” 大公报记者郑曼玲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6-17学子感言
- 06-14前海深港国际法务区十大建设成果发布
- 08-03北京房山:另一名蓝天救援队失联人员被找到 已壮烈牺牲
- 07-14产业升级/独特基因库 倾听千年瓷片“心声”
- 07-03港车会:北上港车充电须加转换器
- 06-09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 09-05东莞暨大港澳子弟学校 引入DSE课程
- 09-18低碳经济/浙企研发智慧能源 赴大湾区觅商机
- 09-07中澳高级别对话重启 系2020年以来首次
- 09-04心意+创意 开学礼花样百出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0-3010月30日议程安排
- 10-30张又侠晤缅甸东帝汶白俄防长
- 10-30郑永年:香港须抓住“一带一路”金融机遇
- 10-30神十六明回家 东风着陆场迎“博士乘组”凯旋
- 10-30湾区动力/穗建智慧口岸 湾区贸易联通全球
- 10-30广州建设国家智慧口岸亮点
- 10-30专家倡议/穗港航运大数据合作 促港口智能化
- 10-30超级大脑/南沙港装上“湾区芯” 节约7成人力
- 10-30西工大研“懂聊天”无人机群
- 10-30深圳过山车事故28人伤 停业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