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民智慧/平凡小颗粒 人类大进步
图:碳化种子为探寻农业起源提供珍贵史料。大公报记者郭瀚林摄
记者在馆中找到最小的展品,是用放大镜才能看到的黑色小颗粒,据介绍这是上万年前的碳化糜子、稻米、大豆等。讲解员表示,这些黑色碳化种子看上去平平无奇,却为探寻中国乃至世界农业起源提供了一段珍贵的密码。
“考古不是寻宝,注重物品的科研价值而非经济价值。”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博士后张伟告诉记者,很少有人会在博物馆里仔细观赏那些粗糙的石器、骨片,但实际上它们才是真正凝聚先民智慧的“劳动文物”。严酷的生存环境迫使祖先一点一滴地改良生产技术,提升生活质量。“很多刮削器看起来像天然石片,但把细小的石叶从石核上剥离下来是人类技术史上的一次伟大进步。先民们会把它们镶嵌在其他材质的手柄上,再用于狩猎、加工肉类、收割庄稼。”
“製陶技术的出现,代表人们已经发展出了成熟的农耕技术,使用陶製器皿作为储存与烹饪谷物的容器。”张伟表示,考古博物馆中破碎的陶片看似不起眼,却是学术研究的重要对象。“陶片在被发掘之后,要经过清洗、登记及尝试性的拼合,很多重要的历史信息就在这一过程中被发现。比如裴李岗文化中最有代表性的红陶,多次出现在上千公里外的遗址之中,表明中国各地的先民早在8000年前就开始相互联系。”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0-14消费市场持续复苏 9月CPI环比涨0.2%
- 09-15习近平函贺北京文化论坛:加强文化交流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 10-06媒体人阿嘉/“月满大湾区,港真好幸福”
- 10-06作家赵格羽/“港人对内地游客很友好”
- 10-06旅行博主北石同学/“观看舞火龙感受文化传承”
- 05-25小学生校内遭碾压致死 校长被免职
- 07-16“港科广”首批本科生 海内外录取140人
- 09-0640项目明日签约 入驻深圳园区
- 09-22访谈后记/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
- 05-26WMO百年气象站评选条件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11-28话你知/深中通道
- 11-28智能施工/两大主桥路面铺装 屡创世界纪录
- 11-28专家建言/与港珠澳大桥优势互补 形成交通“内环”
- 11-28华媒共享稿库启动 传播中华文明故事
- 11-28世界中文报人心声
- 11-28紧贴时代/善用AI技术 吸引“数字原住民”
- 11-28近700中外人士周五聚羊城 读懂中国
- 11-28粤添35森林城镇 古树名木保护率100%
- 11-28文化传承/夏商周瑰宝 惊艳北京中轴线
- 11-28考古博物馆国宝级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