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创 天宫有望实现太空造血

图:中国空间站示意图
5月10日21时22分,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托举下从文昌航天发射场升空,飞往400公里外太空中的空间站。天舟六号是中国改进型货运飞船的首发船,装载能力首次突破7吨,携带的生活物资可支持3名航天员在轨飞行280天。天舟飞船同时搭载了多项实(试)验载荷,“抵达”后,两项围绕人体干细胞开展的生命科学实验将尽快开展,有望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干细胞在太空早期造血。大公报记者 刘凝哲北京报道
此次发射的天舟六号飞船是改进型天舟飞船的首发船,也是天舟六号到天舟十一号组批生产的首发货运飞船,承担着空间站物资保障、在轨支持和空间科学试验等任务。
7.4吨运力史上最强
天舟飞船改进后,密封舱货物装载空间提升了24%;装载能力由5.5吨增加至6.7吨,提升了22%;整船物资装载能力由6.9吨提高至7.4吨,上行载货比由0.51提高至0.53。
据中科院消息,空间应用系统通过天舟六号货运飞船上行实(试)验载荷、实验单元及样品等98件产品,总重量约714千克。天舟六号“抵达”后,空间站将开展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流体物理与燃烧科学等四个领域共29项科学实验和应用试验。
在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领域,问天实验舱生物技术实验柜内将开展空间微重力环境对干细胞谱系分化的影响研究、干细胞3D生长及组织构建研究、蛋白与核酸共起源及密码子起源的分子进化研究、微重力环境对细胞间相互作用和细胞生长影响的生物力学研究等4项科学实验。
干细胞与再生医学是21世纪最瞩目研究领域之一,人多能干细胞因其具有几乎无限的增殖潜能和可分化成为人体内任何细胞类型的能力,是用于再生医学的极佳细胞来源。人多能干细胞在太空环境下生长时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问题,也成为当前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此次天舟六号任务搭载的实验单元,将开展空间微重力下人多能干细胞3D生长及组织构建研究。该实验有望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干细胞在太空早期造血,阐明微重力如何影响人多能干细胞向早期造血分化。
该项目还将开展人诱导多能干细胞在空间微重力环境下的3D生长研究。专家指出,这将为今后进一步开展空间环境下干细胞3D组织应用及其空间药物筛选打下坚实基础。
未来航天员可吃到煎牛排
此次天舟六号携带3名航天员280天的生活物资,上行补加推进剂700公斤,运输物资总重约5800公斤。物资主要包括服装、食品、饮用水等,其中新鲜水果重约70公斤。据介绍,未来将上行一个大冰箱,不仅可以储存水果,还有冷冻食品,航天员可以在天上吃煎牛排。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09中国可重复使用试验航天器成功着陆
- 05-05女子向大熊猫投掷玉米芯 成都熊猫谷通报:终生禁入
- 05-13记者手记/香港同胞情义 川人不会忘记
- 05-15香港居民梁成运间谍案一审宣判:无期徒刑!
- 05-04上海智慧图书馆 徜徉书海 不见书影
- 05-11天舟六号“快递”清单
- 05-15京津冀发展战略符合中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
- 05-15梁成运间谍案一审宣判
- 05-13热点冷评/莫让亲情简化为僱佣关系
- 05-04坚守一线/深圳快递小哥获奖:一份荣誉一份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