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里过年 着新衣觅祥龙
图:陕西博物馆寻龙记
博物馆里过大年,身着新衣觅龙颜。“龙”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象征和文化符号,在很多文物中都有龙的形象。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陕西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文化瑰宝。甲辰龙年,陕西历史博物馆、秦始皇帝陵博物院、陕西考古博物馆、汉景帝阳陵博物院等九家大型文博机构,从众多馆藏珍宝中精选出来自周、秦、汉、唐四个朝代的九件祥龙文物,联袂推出“寻龙贺新春”活动,希望通过寻找文物中的“中国龙”,带领民众透过历史拾取文明的记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大公报记者李阳波西安报道
在中国,龙纹最早始于新石器时期的玉器和陶器彩绘等,甲骨文、金文中也出现数十种“龙”字。从仰韶文化时期长眠地下的神秘蚌饰,到五千年前红山文化的那一弧弯月,先民们将对图腾和神灵的崇拜,最终具象成了“龙”的雏形。
文脉赓续 承载中华儿女共同记忆
“从龙形象诞生的那一刻起,到商、周、秦、汉、唐,直至现在,在一代又一代文化接续中,‘龙’成为了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记忆。”陕西历史博物馆专家表示,无论是汉字“龙”形象的演化,还是不同时期器物上龙纹样的嬗变,或是文献记载、神话传说中龙的故事,甚至是蕴含着龙文化的民间习俗,“龙”始终体现着中华民族瑰丽的想像和无穷的创造。即便其来历众说纷纭,历经数千年体态变化无穷,但“龙”始终蕴含着人们对蓬勃生机的向往,以及对平安吉祥生活的追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
西周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先民创造了辉煌发达的青铜文化,琳琅满目的青铜器上也铸刻了丰富多彩的龙纹。
作为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明星”文物之一,2003年1月出土的西周青铜盛酒器“单五父壶”,通高59厘米,重25公斤,壶上的龙纹饰尤为引人注目。“这件壶是以腹部的高浮雕龙首为中心,以数条玲珑多变的龙身盘绕相交装饰而成。”据陕西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副院长翟慧萍介绍,西周后期,龙纹装饰成为青铜器主体纹饰,且演变成各种蟠绕相交的形象。“单五父壶”上的龙纹逼真,厚重中透露出活泼灵动,可以说是西周铜壶中的精品。
“这件壶是西周名为‘单五父’的人,为纪念父亲而铸,壶内17字铭文,则是希望后世子孙万代都能享用这件青铜器。”翟慧萍表示,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代表着团结奋进、勇敢智慧,“单五父壶”不仅蕴含着古人对蓬勃生机的向往和平安吉祥生活的追求,同时壶上的龙纹,亦是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时代精神的象征。
龙有万象 彰显中华文化兼收并蓄
与西周时期繁复瑰丽的龙纹装饰不同的是,到了春秋早期,纹饰简化,一些细部特征也发生了变化。陕西考古博物馆馆藏的春秋青铜器“龙纹盉”,便是这个时代的典型代表。
“俗语说‘龙行有雨,虎行有风’。在传统文化中,龙往往和雨有关,这件盉是水器,主体纹饰又是龙,所以铜器和功能有一定契合度。”在陕西考古博物馆夏商周研究部馆员杨磊看来,这件“龙纹盉”最吸引人的地方,正是它独特的造型。“有人说龙嘴里的是舌头,也有人说是牙齿,但很可能它是融合了不同动物的特点,形成了这样独一无二的形象。”杨磊指出,这其实也反映了中华文化在几千年发展过程中不断兼容并蓄的开放胸怀和传统。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11-02深圳颁新政 打造全球用才新模式
- 02-05暴雪、冰冻、大雾、大风,中央气象台继续发布四预警
- 11-18台媒:中美元首会晤带来两岸和平转机
- 07-09特 稿/初见金砖忙合影 “一块黄金一套房”
- 06-06国家自然博物馆 地球生命全景图
- 10-06潮玩东北/俄客最潮假期 延边体验“中式生活”
- 06-12“雷神”弹射无侦8 5分锺侦察全台
- 08-19席宁简历
- 01-14冰雕制作冷知识
- 05-05“搭子”交往小贴士
阅读排行
推荐教程
- 02-17龙狮酥“出狮”主要工序
- 02-17提升技能/金牌团队争做米芝莲三星店
- 02-17中国智慧/90后糖艺师 施魔法吹製国潮金龙
- 02-17传承发扬/甜蜜翡翠鸳鸯 国风创意变奏
- 02-17七岁女“幼狮” 舞出大传承
- 02-17知书达礼/“低头三甩”敬前辈 重礼致雅感动网友
- 02-17记者手记/文化传承源自热爱与认同
- 02-17揭阳狮舞Q&A
- 02-17话你知/舞青狮至今逾300年历史
- 02-17体验非遗/“越来越多女孩喜欢舞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