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话/“全职儿女”横空出世 啃老抑或孝亲
图:今年以来就业形势逐步恢复。图为在重庆举办的川渝联合招聘会吸引众多求职者前来应聘。中新社
“没有业绩考核,无需理会职场关系,不加班、包吃住、办公氛围轻松温馨,旱涝保收不交税……”这样的工作听起来是不是很诱人?继全职妈妈,全职太太之后,网络上出现了一股争当“全职儿女”的热潮。面对着“卷不动又躺不平”的窘境,“全职儿女”似乎给了陷入人生困境的年轻人一点喘息的空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逃离职场,选择回家寄居父母生活,一边付出劳动换取经济支持,一边探求学业、职业目标。这种新的脱产生活方式,究竟是就业困境下的“躺平啃老”,还是主打陪伴父母的待业新形态,一时间引发舆论热议。大公报记者 王珏北京报道
在抖音、小红书、豆瓣等社交媒体上,不少“全职儿女”发帖或者录视频,晒工作内容,分享酸甜苦辣,并交流做什么能让父母更开心。创建于去年底的豆瓣小组“全职儿女工作交流中心”,如今已经有3594名“打工人”。在这里“打工人”打工的对象是他们的父母或者祖辈,“陪伴”和“做家务”则是他们的劳动内容。据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智联招聘”今年5月发布的《2023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显示,2023届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比例从去年的15.9%上升到18.9%。
23岁的广西姑娘小念是小红书上拥有5.5万粉丝的博主,她发表的视频作品里用俏皮的语言记录了身为“全职儿女”一天的生活:“早上睡到自然醒,每个月四千的工资,我负责做一家人的一日三餐。吃完午饭上床睡午觉,想睡多久就睡多久,睡醒了出门买菜,还能挣一笔小小的回扣。”
避风港湾?调整状态再作打算
选择成为“全职儿女”的背后必然有各种不同的推动因素,更与家庭成员的意愿息息相关。小念表示,今年二月,一直在重庆上学和工作的她经历了考研失败和情感受挫,家人主动向其提出“太累了就回家来,调整状态再作打算”。开明的父母、和睦的家庭环境以及殷实的经济基础,为漂泊疲惫的女孩提供了避风的港湾。小念在家休息、缓冲,同时也得到了一段难得的悠长时光可以充分陪伴家人。她坦言,“父母在尚有来处,父母去只剩归途,少年时总梦想着离开父母的一天,现在长大了希望尽可能地陪伴照顾他们。”
与小念不同,对另一部分年轻人,“全职儿女”是一种不得已的被动选择。25岁的北京小伙付刚三年前去悉尼大学深造读商科,去年年底回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令他始料未及。那些目标企业要么“冻结招聘”,要么“群狼环伺”,“好不容易进了一个大厂的面试,八个人群面(集体面试),有清北复交的,甚至博士也有……竞争如此激烈,但开出的薪水差强人意。”他决定先回家养精蓄锐,再寻良机。
蹭吃蹭喝?情绪价值千金不换
付刚不认为当“全职儿女”等同于啃老,更不是所谓的“蹭吃蹭喝”。“全职儿女”是把照顾父母,做家务作为自己的“职业”。虽然没有“正式工作”,但也是在为家庭作出贡献,并省去僱佣保姆的费用。付刚笑称,自己在家的工作量并不少,除了陪伴父母、提供情绪价值,还是一个全能型的家庭管家。比如负责医院陪诊、网购、个性化旅游定制以及网络化社会里老年人不擅长的一切事务,并且随叫随到、终身售后。“我爸妈每月给我发五千,同样的钱能买来同等质量的服务吗?育儿嫂还要七八千呢。”
不过付刚也表示,在家工作久了让他有脱离社会的虚空感,特别是看到父母辈依然在朝九晚五地上班,更是焦虑不已。还是希望能尽早结束“全职儿女”的状态,去职场拿到几个offer,把选择权紧紧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抓住“回家”这根“救命稻草”。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05-16话你知/国旗护卫队的历史沿革
- 05-17人造鱼肉走上餐桌还需评估
- 05-20“爱达.魔都号”四大魅力空间
- 05-19全球苏商回馈家乡 签约投资逾四千亿元
- 05-06江西丰城一河堤溃口 4个村庄被淹 200余人受灾
- 05-17北京通州警方通报一起学校内学生伤人案件
- 05-18焦点追踪/“笑果”辱解放军 罚1500万停业受查
- 05-09回乡证过期照常返内地
- 04-27中方强烈抗议美起诉40中国执法人员
- 05-12湾区动力/深圳挺进深蓝 打造海洋粮仓